高层调研关注碳纤维发展 投资机构看好碳纤维应用前景
By www.carbonfiber.com.cn
工信部副部长河南调研 关注碳纤维发展
工信部副部长兼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陈求发赴河南考察调研河南军工发展以及河南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科研生产体系,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情况。
据工信部网站指出,近年来河南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很快,承担了重要科研和建设任务,在确保完成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发军民结合产业,尤其是一些和央企合作的项目进展顺利。这离不开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国防科技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希望河南省委、省政府继续重视、支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及军民结合产业、项目建设。
陈求发来到地处商丘的河南煤化永煤碳纤维有限公司,对该公司的技术实力、综合实力、发展潜力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陈求发参观了生产调度中心、聚合车间、原丝车间、碳丝车间等一线生产现场,听取了公司的发展建设情况、产品特点、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的介绍。陈求发希望永煤碳纤维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增强高端碳纤维产品实力;省国防科工局要关注碳纤维的发展及其产业化步伐,发挥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研发生产基地位于河南的优势,为永煤碳纤维公司配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实现双赢。
亿万级市场 新材料产业诸多问题待解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材料产业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根据《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将达2万亿元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25%。
目前我国所有新材料品种中,仅有14%左右的材料可以实现完全自给,而且多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品种,半数材料仍需大量进口,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尤为明显。此外,还有三成材料在国内完全空白。因此,虽然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但道路并不平坦。
产业热度不断升温
按照《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国内将形成10个产值超过150亿元的综合性龙头企业、20个产值超过50亿元的专业性骨干企业,并形成若干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的基地和集群;新材料产品综合保障能力提高到70%,关键新材料保障能力达50%;推广30个重点新材料品牌,实施若干示范推广应用工程。
国海证券分析师鄢祝兵表示,"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提升我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新材料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瓶颈。
尚普咨询发布的报告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阶段,随着航空航天、电子、化工、能源、医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基础材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材料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也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社会各领域对节能环保新材料的需求不断升温,这将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基于这种认识,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目前全国各地投资新材料产业的热情高涨:哈尔滨提出,到2015年,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500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占黑龙江省35%;上海提出,到2015年,上海市新材料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2000亿元;陕西则明确,到2015年,陕西省将形成3个千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电子、石化等6个新材料产业联盟,12家百亿级新材料企业集团。
产业前景看好
根据《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我国将重点支持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共六大领域。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引导方向,一是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重点突破关键品种和技术装备;二是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建设重大工程,发展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三是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推动新材料产业与基础材料工业融合发展;四是紧紧围绕世界新材料科技革命发展方向,引导材料产业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等。
专家表示,有两个领域值得关注。一是我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节能环保需求所需要的相关新材料设备。譬如,风力发电所需关键材料包括风机叶片用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新型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用的高性能永磁材料等,太阳能光伏发电所需关键材料包括多晶硅材料、封装材料和背板材料等,以及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所需动力电池材料等。二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原材料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关键新材料技术突破。例如,我国虽然是钢铁产量大国,但精细化生产程度有待提高,需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或新工艺、新装备)提升传统材料性能,提高产品附加值。
鄢祝兵表示,"十二五"期间,受益于下游产业的强大需求,碳纤维复合材料、功能膜材料、新型动力电池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产业化诸多问题待解
新材料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但同时也意味着高风险、高投入,前期往往需要大量的科研准备,工程化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因此,虽然新材料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但也并不意味着一片坦途。
专家表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型、通用型中低档产品较多,高端品种发展滞后,部分关键产品对外依存度高;工艺技术装备落后,产业创新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多;产业基础薄弱,市场培育和发展还存在不少障碍,缺乏领军型企业;体制机制不配套、不完善,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统计体系尚未建立。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克健表示,新材料产业在产业化过程中,需要强化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但在关键共性技术和科研平台的搭建方面,则需要加大国家规划层面的投入和引导,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人才和资源上的优势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新材料及材料新技术替代传统材料,需要经历一个逐步具备产业规模的过程,虽然节约了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但往往在刚开始的时候生产成本要高于传统材料产品。
对此,李克健表示,只有加大应用技术才会日渐成熟,工程化水平才能提高,自主产品才会达到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性价比。同时,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应带头加大对自主新材料产品和技术的应用,这是支持自主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应用前景乐观
据相关资料显示,宝马将于2013年在其i3量产车上采用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碳纤维复合材料,其所选择的是等级稍低的工业级CFRP材料,成本可以控制在传统碳纤维材料的一半左右。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指出,为了提高燃油效率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近年来汽车轻量化发展已成趋势。而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拉伸模数高、拉伸强度大等特点,在汽车中的应用要明显优于钢材(4089,63.00,1.56%)等其它材料,预计未来其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将十分乐观。
据悉,现在汽车领域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增长十分迅速,不少汽车的代工工厂已经在与碳纤维制造商合作研制可用的汽车部件。例如,赢创与江森自控、雅各布塑料(9875,135.00,1.39%)(Jacob Plastic)以及东邦特纳克斯(Toho Tenax)共同研发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轻质材料;东丽与戴姆勒(Daimler)达成共同研发协议,为梅赛德斯-奔驰研发CFRP部件等。
预计未来随着汽车领域需求的增长,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市场容量将会进一步扩大。据美国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日前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0-2017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1.5%。预计到2017年,全球汽车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将增长至7885吨,其销售额也将由2010年的1470万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9550万美元。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新材料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碳纤维作为汽车材料,最大的优点是质量轻、强度大,其重量仅相当于钢材的20 %-30 % ,硬度却能达到钢材的10 倍以上。因此,现在碳纤维材料已备受汽车制造商的青睐,目前已被开始大量应用于汽车内外装饰中。
申银万国:碳纤维应用领域大拓展 推荐5股
工业用途碳纤维将持续放量,未来占比将达75%。2010年工业用途的需求总量已占到PAN-FC总需求量的50%以上,我们预计到2019年工业领域的需求可望提高至75%。首先,风电叶片一直是PAN-CF的一大市场,2010年以来,风电企业将更多的考虑经营成本和风险,将有利于叶片的大型化和碳纤维化。预计2019年全球将生产2.7万台风机以及8.2万片叶片,其中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叶片将占全部叶片材料的6%左右,即需求量接近5 万吨/a。2010、2019年风电所需碳纤维量分别为9990吨、64190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另一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CFRP终端市场是压力容器,特别是汽车的压缩天然气瓶(CNG),2010年的需求量为1480t,到2019年有望增至11470t,将增长8倍,约占碳纤维总量的 10%,年复合增长率27%。而汽车(结构件及车身)用碳纤维的发展也不容忽视,我们认为随着全球碳排放的趋势,以及车身轻量化的催动,目前高端车已经开始部分使用碳纤维车身以及轮毂等结构件,我们预计汽车用碳纤维将从2010年的2300吨,增长到2019年的9300吨。我们测算整个能源与工业用途碳纤维到2019年总计需求量将增长到105060吨,CAGR为15.04%。
航天航空用碳纤维总量持续上扬,占比达20%。航空航天领域B787/A-380/A-350和COMACC919等大型项目的需求会增长,所占碳纤维总需求量的比例将至20%左右。CFRP在飞机结构材料的使用上限约为50%-55%,除B-787和A-380外,目前正在研发中的支线飞机(小于 200座的窄体商用飞机)有2种,一是上海的COMACC919,另外一种是莫斯科的苏霍伊100民用飞机,我们预计将采用15-37%的复合材料。在 2011-2020年的10年间,通用航空领域可望增加12400架飞机,公务机市场将新增13600架。新飞机上的复合材料约占54%,公务机中占 68%左右。我们测算航天航空用碳纤维将从2010年的6410吨,以10.9%的年复合增长率,至2019年达到18100吨。
消费和娱乐用碳纤维,持续保持稳定。消费与娱乐用碳纤维主要下游为体育用品、医疗/植入器官、帆船/赛艇等,我们测算帆船类需求将会增长最快,从 2011年的700吨,增长至2019年2120吨。整体消费娱乐用碳纤维总量,我们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4.74%,2010、2019年需求总量分别为 7000吨、11120吨。
随着全球碳纤维产能的释放加快,高性价比的趋势催动下游需求爆发。目前,日本占有全球70%以上的碳纤维产能,而中国只有1%不到;随着中国企业在碳纤维原丝技术的突破以及产量的稳定,同时,德国等国家也对中国的炭化炉出口有了松动,中国拟建以及在建的碳纤维规模2013年年将突破到1.2万吨。我们预计全球碳纤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2%,预计到2015年,中国碳纤维总需求量将达到2万吨/年。在产业化的道路上,中国的新材料行业必然需要从低端放量,来冲击全球的成本区间,然后达到快速占有全球中低端产量布局的过程。
投资评级:基于对未来全球能源工业领域对碳纤维需求的持续爆发,以及全球(特别是亚洲地区)的碳纤维产能的快速扩张,必然推动全球碳纤维价格出现快速下滑,并将推动下游需求的急速放量。而中国碳纤维产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必将在中低端产品中异军突起,利用成本优势快速催动本国需求崛起,并将占领全球中低端市场主流。我们对碳纤维行业给予"看好"评级。推荐行业内上市公司:中钢吉炭(000928)、st吉纤;同时可关注:博云新材(002297)、金发科技(600143)、s上石化。
宏源证券:国内碳纤维行业供需缺口达70%
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碳材料,其含碳量高于90%。碳纤维呈黑色,坚硬,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在传统领域,碳纤维可用于机械、汽车、压力容器、建筑、家电等行业,在新兴领域,碳纤维可用于航空航天、风电、海洋工程等。
随着碳纤维在汽车、各种机械设备、航空航天领域应用量的迅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碳纤维需求快速增长态势延续较长时间。我们预计,2015年的全球碳纤维消费量将达到70000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37%。
我们的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碳纤维原丝产能约12080吨/年,碳纤维产能约7081吨/年,产品以小丝束等低档产品为主,T300碳纤维实现了国产化。
但是我们也观察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产碳纤维由于国产原丝质量等因素的制约,其产品强度低、均匀性和稳定性多较差。
而且,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存在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新技术被国际专利覆盖的问题,这些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目前我国碳纤维产业主要集中在合成材料和终端产品应用两个环节,仅少数企业从事原丝生产和碳纤维材料生产,但质量和数量都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仅从产能方面考察,国内碳纤维生产基本可满足需求,但由于国内碳纤维产品多数为低端产品,难以满足下游的性能需求,且国内多数厂商生产不稳定,实际产量远小于产能。
我们预计到2015年,国内碳纤维总需求量将达到13500吨/年,未来几年碳纤维市场将出现快速扩张态势,年均增速将达18.41%。但2010年国内碳纤维实际产量不足2000吨,自给率不足30%,因此国内碳纤维需求缺口仍然很大。
投资建议:个股方面,我们推荐S上石化,给予"买入"评级。中钢吉炭(000928),给予"增持"评级,若公司碳纤维项目能够高效运行,对业绩将有较大贡献,可持续关注。
工信部副部长河南调研 关注碳纤维发展
工信部副部长兼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陈求发赴河南考察调研河南军工发展以及河南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科研生产体系,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情况。
据工信部网站指出,近年来河南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很快,承担了重要科研和建设任务,在确保完成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发军民结合产业,尤其是一些和央企合作的项目进展顺利。这离不开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国防科技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希望河南省委、省政府继续重视、支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及军民结合产业、项目建设。
陈求发来到地处商丘的河南煤化永煤碳纤维有限公司,对该公司的技术实力、综合实力、发展潜力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陈求发参观了生产调度中心、聚合车间、原丝车间、碳丝车间等一线生产现场,听取了公司的发展建设情况、产品特点、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的介绍。陈求发希望永煤碳纤维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增强高端碳纤维产品实力;省国防科工局要关注碳纤维的发展及其产业化步伐,发挥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研发生产基地位于河南的优势,为永煤碳纤维公司配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实现双赢。
亿万级市场 新材料产业诸多问题待解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材料产业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根据《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将达2万亿元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25%。
目前我国所有新材料品种中,仅有14%左右的材料可以实现完全自给,而且多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品种,半数材料仍需大量进口,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尤为明显。此外,还有三成材料在国内完全空白。因此,虽然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但道路并不平坦。
产业热度不断升温
按照《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国内将形成10个产值超过150亿元的综合性龙头企业、20个产值超过50亿元的专业性骨干企业,并形成若干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的基地和集群;新材料产品综合保障能力提高到70%,关键新材料保障能力达50%;推广30个重点新材料品牌,实施若干示范推广应用工程。
国海证券分析师鄢祝兵表示,"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提升我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新材料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瓶颈。
尚普咨询发布的报告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阶段,随着航空航天、电子、化工、能源、医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基础材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材料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也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社会各领域对节能环保新材料的需求不断升温,这将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基于这种认识,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目前全国各地投资新材料产业的热情高涨:哈尔滨提出,到2015年,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500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占黑龙江省35%;上海提出,到2015年,上海市新材料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2000亿元;陕西则明确,到2015年,陕西省将形成3个千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电子、石化等6个新材料产业联盟,12家百亿级新材料企业集团。
产业前景看好
根据《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我国将重点支持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共六大领域。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引导方向,一是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重点突破关键品种和技术装备;二是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建设重大工程,发展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三是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推动新材料产业与基础材料工业融合发展;四是紧紧围绕世界新材料科技革命发展方向,引导材料产业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等。
专家表示,有两个领域值得关注。一是我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节能环保需求所需要的相关新材料设备。譬如,风力发电所需关键材料包括风机叶片用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新型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用的高性能永磁材料等,太阳能光伏发电所需关键材料包括多晶硅材料、封装材料和背板材料等,以及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所需动力电池材料等。二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原材料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关键新材料技术突破。例如,我国虽然是钢铁产量大国,但精细化生产程度有待提高,需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或新工艺、新装备)提升传统材料性能,提高产品附加值。
鄢祝兵表示,"十二五"期间,受益于下游产业的强大需求,碳纤维复合材料、功能膜材料、新型动力电池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产业化诸多问题待解
新材料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但同时也意味着高风险、高投入,前期往往需要大量的科研准备,工程化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因此,虽然新材料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但也并不意味着一片坦途。
专家表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型、通用型中低档产品较多,高端品种发展滞后,部分关键产品对外依存度高;工艺技术装备落后,产业创新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多;产业基础薄弱,市场培育和发展还存在不少障碍,缺乏领军型企业;体制机制不配套、不完善,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统计体系尚未建立。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克健表示,新材料产业在产业化过程中,需要强化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但在关键共性技术和科研平台的搭建方面,则需要加大国家规划层面的投入和引导,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人才和资源上的优势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新材料及材料新技术替代传统材料,需要经历一个逐步具备产业规模的过程,虽然节约了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但往往在刚开始的时候生产成本要高于传统材料产品。
对此,李克健表示,只有加大应用技术才会日渐成熟,工程化水平才能提高,自主产品才会达到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性价比。同时,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应带头加大对自主新材料产品和技术的应用,这是支持自主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应用前景乐观
据相关资料显示,宝马将于2013年在其i3量产车上采用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碳纤维复合材料,其所选择的是等级稍低的工业级CFRP材料,成本可以控制在传统碳纤维材料的一半左右。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指出,为了提高燃油效率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近年来汽车轻量化发展已成趋势。而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拉伸模数高、拉伸强度大等特点,在汽车中的应用要明显优于钢材(4089,63.00,1.56%)等其它材料,预计未来其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将十分乐观。
据悉,现在汽车领域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增长十分迅速,不少汽车的代工工厂已经在与碳纤维制造商合作研制可用的汽车部件。例如,赢创与江森自控、雅各布塑料(9875,135.00,1.39%)(Jacob Plastic)以及东邦特纳克斯(Toho Tenax)共同研发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轻质材料;东丽与戴姆勒(Daimler)达成共同研发协议,为梅赛德斯-奔驰研发CFRP部件等。
预计未来随着汽车领域需求的增长,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市场容量将会进一步扩大。据美国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日前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0-2017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1.5%。预计到2017年,全球汽车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将增长至7885吨,其销售额也将由2010年的1470万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9550万美元。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新材料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碳纤维作为汽车材料,最大的优点是质量轻、强度大,其重量仅相当于钢材的20 %-30 % ,硬度却能达到钢材的10 倍以上。因此,现在碳纤维材料已备受汽车制造商的青睐,目前已被开始大量应用于汽车内外装饰中。
申银万国:碳纤维应用领域大拓展 推荐5股
工业用途碳纤维将持续放量,未来占比将达75%。2010年工业用途的需求总量已占到PAN-FC总需求量的50%以上,我们预计到2019年工业领域的需求可望提高至75%。首先,风电叶片一直是PAN-CF的一大市场,2010年以来,风电企业将更多的考虑经营成本和风险,将有利于叶片的大型化和碳纤维化。预计2019年全球将生产2.7万台风机以及8.2万片叶片,其中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叶片将占全部叶片材料的6%左右,即需求量接近5 万吨/a。2010、2019年风电所需碳纤维量分别为9990吨、64190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另一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CFRP终端市场是压力容器,特别是汽车的压缩天然气瓶(CNG),2010年的需求量为1480t,到2019年有望增至11470t,将增长8倍,约占碳纤维总量的 10%,年复合增长率27%。而汽车(结构件及车身)用碳纤维的发展也不容忽视,我们认为随着全球碳排放的趋势,以及车身轻量化的催动,目前高端车已经开始部分使用碳纤维车身以及轮毂等结构件,我们预计汽车用碳纤维将从2010年的2300吨,增长到2019年的9300吨。我们测算整个能源与工业用途碳纤维到2019年总计需求量将增长到105060吨,CAGR为15.04%。
航天航空用碳纤维总量持续上扬,占比达20%。航空航天领域B787/A-380/A-350和COMACC919等大型项目的需求会增长,所占碳纤维总需求量的比例将至20%左右。CFRP在飞机结构材料的使用上限约为50%-55%,除B-787和A-380外,目前正在研发中的支线飞机(小于 200座的窄体商用飞机)有2种,一是上海的COMACC919,另外一种是莫斯科的苏霍伊100民用飞机,我们预计将采用15-37%的复合材料。在 2011-2020年的10年间,通用航空领域可望增加12400架飞机,公务机市场将新增13600架。新飞机上的复合材料约占54%,公务机中占 68%左右。我们测算航天航空用碳纤维将从2010年的6410吨,以10.9%的年复合增长率,至2019年达到18100吨。
消费和娱乐用碳纤维,持续保持稳定。消费与娱乐用碳纤维主要下游为体育用品、医疗/植入器官、帆船/赛艇等,我们测算帆船类需求将会增长最快,从 2011年的700吨,增长至2019年2120吨。整体消费娱乐用碳纤维总量,我们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4.74%,2010、2019年需求总量分别为 7000吨、11120吨。
随着全球碳纤维产能的释放加快,高性价比的趋势催动下游需求爆发。目前,日本占有全球70%以上的碳纤维产能,而中国只有1%不到;随着中国企业在碳纤维原丝技术的突破以及产量的稳定,同时,德国等国家也对中国的炭化炉出口有了松动,中国拟建以及在建的碳纤维规模2013年年将突破到1.2万吨。我们预计全球碳纤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2%,预计到2015年,中国碳纤维总需求量将达到2万吨/年。在产业化的道路上,中国的新材料行业必然需要从低端放量,来冲击全球的成本区间,然后达到快速占有全球中低端产量布局的过程。
投资评级:基于对未来全球能源工业领域对碳纤维需求的持续爆发,以及全球(特别是亚洲地区)的碳纤维产能的快速扩张,必然推动全球碳纤维价格出现快速下滑,并将推动下游需求的急速放量。而中国碳纤维产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必将在中低端产品中异军突起,利用成本优势快速催动本国需求崛起,并将占领全球中低端市场主流。我们对碳纤维行业给予"看好"评级。推荐行业内上市公司:中钢吉炭(000928)、st吉纤;同时可关注:博云新材(002297)、金发科技(600143)、s上石化。
宏源证券:国内碳纤维行业供需缺口达70%
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碳材料,其含碳量高于90%。碳纤维呈黑色,坚硬,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在传统领域,碳纤维可用于机械、汽车、压力容器、建筑、家电等行业,在新兴领域,碳纤维可用于航空航天、风电、海洋工程等。
随着碳纤维在汽车、各种机械设备、航空航天领域应用量的迅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碳纤维需求快速增长态势延续较长时间。我们预计,2015年的全球碳纤维消费量将达到70000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37%。
我们的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碳纤维原丝产能约12080吨/年,碳纤维产能约7081吨/年,产品以小丝束等低档产品为主,T300碳纤维实现了国产化。
但是我们也观察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产碳纤维由于国产原丝质量等因素的制约,其产品强度低、均匀性和稳定性多较差。
而且,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存在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新技术被国际专利覆盖的问题,这些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目前我国碳纤维产业主要集中在合成材料和终端产品应用两个环节,仅少数企业从事原丝生产和碳纤维材料生产,但质量和数量都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仅从产能方面考察,国内碳纤维生产基本可满足需求,但由于国内碳纤维产品多数为低端产品,难以满足下游的性能需求,且国内多数厂商生产不稳定,实际产量远小于产能。
我们预计到2015年,国内碳纤维总需求量将达到13500吨/年,未来几年碳纤维市场将出现快速扩张态势,年均增速将达18.41%。但2010年国内碳纤维实际产量不足2000吨,自给率不足30%,因此国内碳纤维需求缺口仍然很大。
投资建议:个股方面,我们推荐S上石化,给予"买入"评级。中钢吉炭(000928),给予"增持"评级,若公司碳纤维项目能够高效运行,对业绩将有较大贡献,可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