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www.carbonfiber.com.cn

  有消息称,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获得较大幅度的减税优惠政策,这将进一步推动这些产业的投资热潮。事实上,基于相关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企业未来的良好回报,资本市场早就将相关概念股捧上了天,实业资本也掀起了席卷全国的投资热潮。

  但据调查碳纤维、六氟磷酸锂行业发展现状时发现,尽管未来市场需求空间巨大,但市场主要为跨国公司占据,国内企业受制于技术水平落后而在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更让人担心的是,多晶硅似的一窝蜂投资使得碳纤维、六氟磷酸锂行业遭遇了国内企业扎堆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部分投资可能打水漂的问题。“这些投资一旦实现投产,跨国公司就会把产品价格大幅下调到企业生产成本线,到时候企业生存都成问题,想收回投资更是难上加难。”一位碳纤维行业专家忧心忡忡地说。

  在市场、技术两头不占优的现实面前,国内企业并未及时抱团作战,研发各自为政、相互封锁;部分地方政府为拉项目而盲目投资,大干快上;鼓励技术研发的体制机制并未理顺。

  接受采访的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认为,碳纤维、六氟磷酸锂折射了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技术和市场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两大瓶颈,如果不及时化解,战略性新兴产业顺利发展恐难如愿。他们建议,从完善鼓励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入手,从国家层面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管理和技术攻关。

  昂贵的低端品 碳纤维亟待突围

  和国外产品相比,价格“昂贵”的中国造碳纤维多集中在通用、基础和低档次品种上。

  鄂尔多斯,内蒙古高原上著名的“羊煤土气”(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之城。大连人肖颖正在这里构筑其碳纤维帝国的一个支点。

  11月2日,在鄂尔多斯市东南部的装备制造基地,一片空旷的土地上,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施工。亚欣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厂房的钢铁结构大部分已搭建完成,厂区所在的500亩地已被推平。而在去年10月之前,这里还是一个挨着一个的土丘。

  肖颖是大连兴科碳纤维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亚欣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由大连兴科与当地民营企业中正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合资设立,大连兴科以技术入股,持股60%。正在建设的碳纤维项目规划年产1万吨,工程于今年5月动工,预计明年8月一期项目投产,年产4000-6000吨。

  “亚欣只是我们公司碳纤维产业布局中的一个点,公司至少还要在大连、包头、三河、保定建设4个年产万吨的碳纤维基地。”肖颖满怀激情地描述着她的碳纤维产业布局规划。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子行业,新材料中的碳纤维正经历着一波空前的投资热潮。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克健

  “有技术背景的和没有技术背景的都在上碳纤维项目。”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克健说。除了民营企业,国企中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化工、中国钢铁、中国建材、中国恒天、首钢国际等都已介入,而且都是“大手笔”。

  投资如此火热主要是基于企业对未来市场的良好预期。肖颖说:“以国家电网正在做的一个碳纤维复合芯项目为例,用碳纤维代替钢芯,一年的碳纤维用量就达6万-8万吨,即使大连兴科的5个万吨基地都做成,也难以满足这一个项目的需求。”

  业内专家介绍,中国碳纤维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体育休闲用品领域,当前国内8000吨实际需求量中约有7000吨用于这一领域。未来市场的增长点在新兴工业的应用领域,包括风力发电机叶片、建筑材料、汽车、大飞机、压力容器和高压输电线等,预计2015年中国碳纤维在新兴工业领域的消费量将会有较大增长。以风机叶片为例,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风机叶片市场对碳纤维的需求量将达到万吨级水平。

  除了市场前景美好,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也是碳纤维投资热的一个重要原因。“2007年大连兴科就完成了千吨级生产装置的设计,可是跟风险投资接洽后没有结果。后来鄂尔多斯市政府招商引资,项目终于有缘落户鄂尔多斯,当地政府以较低的价格给企业划拨了500亩土地用于建设生产基地。”肖颖透露。

  另有企业人士称,各地政府非常支持碳纤维项目,有的地方“只在乎有没有,无所谓最终成不成”,“先往脸上贴了金再说”。还有企业人士说:“当时我们担心项目建成后的市场销路,但政府部门的人说,‘你来,市场我们帮助解决’。”

  李克健说,目前国内碳纤维企业有近40家,今年产能将达到5000吨,明年将达到8000吨。而全球碳纤维产能约为60000吨,2009年实际销量为30000吨,总体产能已经过剩。

  尽管国内市场前景广阔,但在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国内碳纤维行业扎堆低端产品,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已陷入行业性亏损。

  在世界范围内,产能最大、工艺最领先的碳纤维生产企业是日本东丽公司。根据东丽公司的标准,碳纤维产品从低到高分为T300、T700、T800、T1000等。“同等品质日本公司产品的价格远低于中国产品的成本,这就导致中国企业亏损。”李克健说,“日本公司要把T700的价格降至T300的水平,而中国企业的T300的生产成本还未降下来。”以3k(每束3000根)的T300产品为例,目前市场价为800-900元/千克,而同等品质中国产品的售价是其两倍以上。

  肖颖认为,大连兴科努力扩大生产规模正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生产规模扩大后,未来生存下去不会有问题。

  然而,李克健说:“在现有技术水平之上,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下降幅度很有限,难以与国外公司竞争。”基于中国现有技术水平,生产1千克12k的T300碳纤维需要用2千克原丝,原丝的生产原料是丙烯腈,加上人工和电费,1千克碳纤维的生产成本最少200元,而日本公司的市场销售价在160-170元/千克。“前不久,土耳其一家腈纶厂用很短时间生产出了碳纤维,以每千克110元抛售中国市场。这令中国企业感到很难受。”李克健说。

  更让人忧心的是,和国外产品相比,价格“昂贵”的中国造碳纤维多集中在通用、基础和低档次品种上,在产品品质和性能上难以与国外产品竞争。尽管中国也出口碳纤维,但主要是加工贸易。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介绍:“以未来占碳纤维需求比重较大的大飞机项目为例,中国大飞机项目已经起步,其中复合材料用量至少占25%。国产碳纤维目前只能用在飞机非承力件和次承力件上,而飞机最关键的承力件所需T800级碳纤维还停留在实验室数十千克的水平,大飞机应用碳纤维尚需依赖进口。”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部副主任方巍说:“全球碳纤维市场95%以上被国外大型企业占据。2009年中国碳纤维自给率仅为16.1%,进口量占了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受技术不成熟、装置不稳定等因素影响,许多国产碳纤维装置不能正常开工或处于停产状态,平均开工率约为10%。”

  一些已建成投产的中国碳纤维企业则感到“骑虎难下”。“由于做出来的碳纤维产品价格高且没有市场需求,不少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为继续支撑下去,企业一方面靠母公司或者其他业务输血,另一方面将碳纤维做成下游复合材料以打开市场。”李克健分析,“如果不生产,则意味着技术难以改进,之前的巨额投资全部泡汤,中国碳纤维企业要坚持渡过难关,提高技术水平是当务之急。”

  由于产品存在差距、销路不畅,江苏连云港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只能将生产出来的碳纤维做成碳纤维自行车等产品,并以较低的价格销售,公司生存靠母公司中国复合材料集团“输血”。山东民营企业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则投向了央企中航工业的怀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将入股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并取得该公司控股权,双方已签订相关框架协议。

  而国外企业已加快了布局中国的步伐。有消息称,日本东丽公司正酝酿扩产,将在中国和周边地区设立生产基地。“千吨碳纤维生产线的投资就达到3亿-5亿元。”李克健担心,“目前国内很多碳纤维投资的最终结局可能是打水漂。”

  尴尬的后继者六氟磷酸锂负重前行

  六氟磷酸锂的技术门槛很高,目前有些投资主体的技术还未过关,有的甚至没有任何技术背景。即使将来投产,产品能不能用、有没有市场竞争力都是问题

  技术、市场两头吃亏的现状不仅仅存在于碳纤维,同样是投资火热的电解液电解质六氟磷酸锂也面临种种困扰。

  江苏省如东县是一座位于南通市北部、黄海边上的县城。在海边的洋口化工园区,一个年产4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正在紧张的建设中。这个项目是由主业为医药中间体的当地上市公司九九久投资的。在现场看到,在一幢四层楼高、占地1170平米的标准厂房中,部分大大小小的反应釜已被放置在了规定位置,静待所有设备安装好后进行试生产。根据规划,该项目将使用公司超募资金8050万元,所有设备预计于2011年3月底前安装结束,4月起进入调试阶段。

  目前公布要实施六氟磷酸锂项目的上市公司除了九九久,还有江苏国泰、多氟多等。江苏国泰下属的亚源高新公司计划新建年产300吨六氟磷酸锂产品项目,投资总额为8330万元;多氟多投资1.2945亿元建设的2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中试已经成功,公司还计划再度斥资5.56亿元投资锂电产业,其中包括2000吨六氟磷酸锂和下的电解液、锂电池。

  “中国上市公司中的一些氟化工企业尽管没有公告,但实际都有投资意向。”中国化工网的一位分析师介绍,“江西兴国氟化工产业园、福建邵武金塘工业园区等资源丰富地区的六氟磷酸锂项目正在招商。”

  不仅仅是上市公司热衷于此,诸多非上市公司早已将眼光标准了六氟磷酸锂。10月8,年产1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安徽省级经济开发区宣州经济开发区。项目由中国金盘电气集团下属安徽宣城中科金弗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2.03亿元,占地200亩。10月15,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与本中央硝子公司在山东东营举行签约仪式,共建年产3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项目总投资约4.8亿元,位于东营垦利新区,预计于2012年建成投产。

  六氟磷酸锂为何同样掀起了一波投资热潮?“公司决定上马这个项目,主要是因为国家策鼓励,公司这么做也是响应国家战略。”九九久董秘陈兵者说,“新能源汽车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车用动力电池关键材料之一的六氟磷酸锂,自然也在策鼓励范围之内。”

  “沾锂就能够上市”是非上市企业投资六氟磷酸锂的重要原因。相关部门多次表态,将重点支持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上市。做六氟磷酸锂项目的企业更容易通过证监会的审核也成了行业的一个共识。

  盈利前景非常可观是投资热的另一个原因。九九久在公告中称,六氟磷酸锂项目建成后,按现在市场中等价格计算年可形成销售额12339.6万元,实现利税6561.4万元,税后利润3958.24万元。

  一位业内人士称,六氟磷酸锂的利润空间很大,每吨成本是4万元,价值却高达40万元,而且未来的市场容量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有望飞跃式扩大。

  业内专家介绍,电解液厂商基本使用六氟磷酸锂作为电解质,比例关系大概是8:1。一辆纯电动车需要使用40公斤电解液,如果2015年前实现1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规模,按其中20%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测算,新增电解液需求将超过8000吨,相当于目前中国锂电池电解液约85%的市场规模。

  除了新能源汽车,六氟磷酸锂还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领域,即使不考虑新能源汽车带来的需求激增,目前六氟磷酸锂的市场依然可观。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全球六氟磷酸锂产量约2400吨,市场容量约7.7亿元,预计2010年产量为4300吨,市场容量约13亿元。

  但市场前景不等于真实盈利,国内企业想在六氟磷酸锂上赚钱并不容易。“六氟磷酸锂生产装置建成之后还要进行调试、试生产、改进工艺、试生产验收等环节才能实现最终的产业化,技术门槛比较高,突破起来不会那么快,实现真正产业化过程可能比较长。”陈兵说。

  “国内对于六氟磷酸锂的攻关不是近两年刚刚开始,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天津金牛电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宁延生说,“一些企业还做过实验或者中试,但最终没有实现产业化。”

  “看到这些投资,我们感到一愣一愣的。”江苏一家电解液企业的董事长说,“六氟磷酸锂的技术门槛很高,有的技术还未过关,有的甚至没有任何技术背景,将来即使做出来,产品能不能用、有没有市场竞争力都是问题。”

  从技术层面看,六氟磷酸锂的工艺突破难度较大。用氢氟酸溶剂法生产六氟磷酸锂的过程中会大量放热,需要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低条件下去控制,整个工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很大。六氟磷酸锂对于保存条件和杂质含量也有苛刻的要求,非常“娇贵”:摄氏30度开始分解,80度基本分解完毕;产品“怕水”,容易潮解,不能接触空气;在电池中对金属离子、离酸等杂质含量的要求也很高。

  到目前为止,国内企业中能够真正实现六氟磷酸锂产业化的仅有天津金牛电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天津金牛2002年开始建生产装置,2004年电解液产品进入市场,生产的六氟磷酸锂主要自己消化。

  与进口产品相比,天津金牛的产品处于低端。据电解液企业反应,天津金牛生产的是液态盐,本公司生产的是粉粒状的固态盐,相比之下,后者更好用。目前中国六氟磷酸锂市场主要被本森田化工、关东电化、Stella Chemifa和韩国蔚山化学等企业占据。

  更坏的消息是,国内企业十几年来尚未突破技术关,而六氟磷酸锂的市场价格已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2000年前后,六氟磷酸锂每千克价格是8000多元,2006年是500元,现在的价格是380-400元。”中国无机氟化物协会秘书长李连成担心,“国内企业从研发、中试,到产品走向市场的各个环节,都面临国外产品降价的局面。未来产品的价格可能还会继续下降。”

  这种担心正一步步成为现实。森田化工(张家港)公司正大幅扩产,未来产品价格将直接挑战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森田化工2003年进入中国,作为一个生产基地,森田化工张家港公司前两期产能合计720吨,目前正抓紧建设三期2500吨项目,明年动工。根据规划,公司未来产能将达到5000-6000吨。公司副总经理陆敏达说:“虽然很多国外公司和中国公司都要生产六氟磷酸锂,未来森田化工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是随着森田生产规模的扩大,等到这些公司开始生产,产品价格可能已经下降到每千克100多元,而他们的成本可能是每千克200-300元,很多公司不得不面临生存问题。”

  陈兵还提出另一层担心,“现在大家都去做,行业未来可能会产能过剩。”

  完善发展机制加强投资管理迫在眉睫

  新兴产业的成长不仅要实现技术突破,更要在策体制上有所突破。比如,完善产业布局和投资管理;加大扶持资金的监管力度

  事实上,不仅仅是碳纤维、六氟磷酸锂等面临技术、市场难题和产能过剩隐忧。一份权威调研报告提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热潮席卷全国的同时,部分行业已暴露出一定程度的“潜在过剩”问题。更令人尴尬的现实是很多新上马的项目技术水平不过关,未来不具备竞争力。

  广发证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说:“技术落后其实是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问题,有的就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化方面也存在差距,这导致市场主要被外国公司占据。”

  李克健说:“一些匆忙上马的新兴产业项目是基于现有技术水平,未来可能难以与跨国公司竞争,前景不容乐观,成为无效投资。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技术水平。”

  这已成为府、企业和专家的共识,但究竟怎样迈过技术这道门槛呢?

  寄希望于引进技术恐怕并不现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原副秘书长冯世良说:“市场换不来技术、资源换不来技术,中国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赶超国外技术水平。形势很紧迫,这段时间不能拖太久。”森田化工(张家港)公司所在的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有关管理人员认为:“跨国公司只是将这里作为生产基地,研发并没有转移,中国难以通过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获取新技术。”

  然而,自主创新的速度并不一定能做到希望的那么快。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说:“推动科技进步确实很关键,但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从行业现状看,国内企业之间难以形成技术突破的合力,实现技术赶超更是存在较大难度。在调查中发现,碳纤维行业内的企业相互封锁技术,六氟磷酸锂行业内的企业之间几乎没有技术交流,研发各自为,有的甚至连厂房都不让外人看。“化工行业的东西就是那么一层纸,说透了谁都能做,因此彼此的技术不会交流。”李连成说。

  正因为技术要求比较高,六氟磷酸锂和碳纤维行业的部分企业人士认为,国家应重点支持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研究成果让行业共享。而在投资上应设立一定的门槛,“一路绿灯”反而不利于资金的使用和行业的发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碳纤维企业人士说,府扶持资金的投向不能仅看企业的大小、是否有国资背景,而要看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资金的真实投向。“此前还出现过企业只要立项就能获得资金的情况,结果国家给的资金并没有真正用于研发,而是弥补企业的亏损,真正想做事情的企业却得不到资金。”

  更多的专家指出,新兴产业的成长不仅要实现技术突破,更要在策体制上有所突破。“如果不冲破体制瓶颈,新兴产业未来可能难以修成正果。”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会强认为,“‘十二五’国家肯定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但除了在资金扶持上加大力度,一个庞大的体制改革系统工程亟待完成。”

  他认为,在加大科研力度方面,应从国家层面整体布局,设立一些共性技术攻关项目,研究重大科技问题;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改变目前校企研发‘两张皮’的现状;引进高端人才和培养能满足新兴产业要求的职业技术人才。

  程会强还建议,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和投资管理。他说,新兴产业门槛较高、技术突破难度大,各地应选择自身具有优势或者最有可能突破的产业重点发展,分层次、分步实施。与此同时,国家应当制定有关产业策,达不到一定技术标准、配套条件的项目不应当上马。

  此外,钱要用在“刀刃”上。在资金的使用上,应加大监管力度,必须是用于研发,府可以设立或者委托基金负责,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监管效果。



来源:经济管理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