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www.carbonfiber.com.cn




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本月完成了一份世界制造业发展报告——《制造业的未来:全球增长和创新的新时代》,在日前著名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举行的研讨会上,该所所长詹姆斯·马尼卡介绍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

制造业的优势:产值大,创造的就业机会多

过去几十年来,全球制造业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在制造业年均增长率方面,发达国家约为2.7%,较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为7.4%。目前制造业产值占全球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额的16%,全球出口总量的70%为制造业产品。另外,在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制造业为商业研发贡献了90%的资金来源,成为产品技术创新和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柱。在贸易方面,汽车、制药等创新性产业每年为发达国家创造了7260亿美元的贸易盈余;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则为发展中经济体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盈余。

目前,制造业为世界各国提供了4500万个就业岗位,占总就业岗位的14%。但麦肯锡研究所的最新研究发现,当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许多多的服务业岗位其实是由制造业创造出来的,因此,制造业创造的就业岗位事实上要远大于我们眼前看到的数据。如美国的制造业除了在生产领域提供了700万个就业岗位外,实际上还为服务业提供了900万个就业岗位,这也因此成为美国政府提出振兴制造业的主要原因。

全球制造业竞争激烈:美国居首,中国逐步赶超

近30年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以美国、日本和德国为前三甲的格局被中国打破,而且韩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一大批新兴国家后来居上,跃居世界制造业大国行列。

研究显示,以制造业总增加值进行排序,美国依然处于世界第1位,但近10年来竞争力明显下降;日本于上世纪90年代取代德国世界第2的位置,中国则于2010年取代日本成为新的世界第2。目前位列世界前5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意大利。值得一提的是,最近20年来,制造业发展较快的韩国和印度在世界排位分别由1990年的第11位和14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7位和10位;而印度尼西亚则由2000年的第20位,迅速上升到2010年的第13位。

麦肯锡的研究人员根据制造业产品使用特性将制造业划分为5大类,即本地市场需要的全球创新型产业,如化学、制药、交通和电气设备等;研发投入较少的地区加工型产业,如橡胶、塑料、金属制品和食品加工等行业;能源与资源密集型产业,如木材加工、造纸、炼油和核电;需要世界领先技术与创新成果的产业,如计算机、半导体和电子、医药和光学设备等;面向外贸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皮革、家具和玩具制造等。

这5个方面的制造业分别占全球制造业总增加值的34%、28%、22%、9%和7%。研究显示,近30年来,尽管美国一直居于全球制造业领先地位,但近些年,其领导地位受到了中国的挑战。目前,在上述全部5个制造业领域,中国领先的已经有3个,美国只在第2和第4两个领域保持领先。

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市场格局发生变化,技术创新引领产业竞争

随着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制造业在各国产业结构中所占份额也在不断变化。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制造业在一个国家的就业和总产出中所占份额会迅速增加,占该国GDP的比重甚至会达到20%—35%。但在跨入中等收入行列之后,服务业得到持续发展,而制造业因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及产品技术竞争加剧,在就业和产出两个方面所占份额将呈现下降趋势。

马尼卡指出,变化中的需求和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两大动因。首先,发展中经济体将不再仅仅是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代名词,而正在发展成为关键的制成品市场。“到2025年,今天的发展中经济体将成为全球制造业产品的主要市场。这为那些能够了解新消费者需求的制造商创造了巨大商机。”

其次,拥有先进材料、信息技术和生产能力,并运用正确的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公司和国家,将找到赢得全球市场竞争的新方法。研究指出,以碳纤维、纳米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正在改变产品设计和生产的理念,加之新的节能和环保技术、自动控制技术、3D印刷和先进铸模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将极大提高制造业产品的创新能力和行业竞争力。“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对未来制造业的发展都需要寻求新的理念和方法,才能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保持其竞争优势。”

《科技日报》